微信公众号搜索:魏庆培训

ID:weiqingpeixun

@魏庆老师

第一章:【终端业代“一招制敌”的推销模型】(第五节)

  

第五节:你卖我的产品肯定不会赔钱

【本节内容简介】

店主面对新品总是又期待,又怕受伤害

店主对产品没兴趣?

不可能!新品意味着更高的利润。当然也意味着不好卖更大风险

店主面对新品总会纠结:万一卖不动,过期怎么办?占压资金怎么办?过期怎么办?还是等这个产品卖起来我再开始卖吧……

面对新品,他们其实首先关心的是我卖这个产品会不会赔钱?然后才关心是否能赚钱。

所以,业代要用自己富于感染力的自信,强壮的臂弯和居高临下的眼神怕黑的女人(终端客户)从忐忑不安中拯救出来。

本节将总结12个让终端客户产生安全感的工作模型。

 

话题一:我帮您解除后顾之忧,所以您很安全

面对新品,终端客户最常见的后顾之忧是卖不动怎么办?会不会过期?卖不动你们可不可以帮我调换?你们可不可以帮我促销消化?风险大不大?会不会占压我很多资金?我可不可以先看看形势,再决定卖不卖这个产品?

既然知道他们的后顾之忧,我们就应该做好准备,让他们后顾无忧。

1、进货量小、不压资金、吸引消费者、不妨少进一点试试看:

老板,今天我给你推荐个新品(展示新品样品),您没卖过,先别急着多拿,先少进一点试一下;咱们零售店不是批发,一下走几十件货。零售店走零售,量小就得货全,赚钱靠的就是多品种,最好是让人到你店里想买啥都能买到,才能把来人的钱赚到,你能给顾客留一个你这里货全,啥新品都有的印象,才能留住人。要不然一次没有,两次没有,人家就去别的地方了,商店多的是,说不定就去你对门了。

说明:尤其对中小终端,推销新品的时候,最好首次订单不要下的太多,其一降低店主的进货压力可以增加成交率,其二首批货迅速消化则会让店主觉得的新品畅销。当第一次店主进货动销之后,第二次可以适当增加订单量,通过增加终端库存压力来提高店主主推意愿。

2、鼓励试销,首批进货可以货物调换,零风险。

对对对!您的说的对,不一定每种产品到店里你都能卖掉都能赚钱,但一定要试一下,少进一点试一下能不能卖,如果不能卖,你进的少也不怕压货和压资金,如果一试能卖——这不是多了赚钱的路子,况且三个月之后如果您真觉得卖不动,我们可以给您调换成您指定的畅销产品。您知道平时我们不退换货的,这次保证换货只是针对首次铺的产品,所以说您今天进货是零风险,您干吗不试一下?

3、时间很充裕,而且我们公司推的新品一般都能推起来

1) 调货时间长:新产品我们三个月内都可以调换,三个月,你有充足的时间尝试一下这个新品能不能卖得动赚不赚钱。

2) 保质期长:这个产品保质期12个月呢,你拿到的是当月的新产品,离过期还有十一个月时间呢,十一个月,就这几包产品,您还怕卖不了?

3) 我们推的产品持续一段时间都能推起来:你回想一下,哪个产品不是刚开始打开市场都很难,最后从不能卖到火起来。再说了,我们公司的产品是国内第一品牌,广告投入、促销支持、业务人员拜访后续服务,这些都是小企业不能比的,我们公司推的产品不可能是一点也走不动。火不火,只是一个时间问题,您当时刚开始卖**产品的时候,不是也不好卖吗?现在不是卖的很好吗!

4、我们不是把产品卖给您就不管了,我们后面有周期性服务帮你动销。

1) 有事你随时能找到我:您现在进新品算是赶上好时候了,以前这个市场是经销商操作可能难免有些服务不到位的地方,今年开始我们厂家成立办事处对零售终端周期性拜访,我每周都来拜访您一次,您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和我说就行,能力范围之内的肯定帮你解决。还有您看我们贴在您店里的客户服务卡,上面有我的手机号,还有我们公司主管的电话,您有问题随时打电话就行,我们不是把产品卖给您就不管了,我们后面有周期性服务,帮您一起把这些产品卖出去!

2) 咱们利益是一致的,我必须帮你把货卖出去:你放心我不可能骗你,让你进你不能卖的货,然后你卖不动,下次就再不从我这里进货了。我的工作不是让你进一次货而是想办法让你多卖货,你有销量有利润才会长期进我们的货。所以我必须给你提供一系列服务、帮您摆货架促进销量、帮你算销量下订单、帮你管库存防止即期品、有促销直接给你支持(保证您能拿到促销品),产品推广重点有变化也会首先跟您讲(免的您进错货跟不上公司推广重点),我必须帮你把店里把生意搞红火,你卖的好,我拿的单子就多,咱俩的利益是统一。这次让你进新品我也不可能害你,最后你卖不动肯定要找我,我还是在给自己找麻烦。

5、现在有政策,成本低风险小,早下手利润高。

1) 成本低你不会赔钱:对,对,对,新产品刚上市,消费者对产品不了解刚开始肯定动销慢,但这也只是个时间的问题。就是因为现在是新品,才有这么大的进货促销力度,等过几个月产品逐渐推起来而且天气转暖到旺季了,促销力度肯定减少了,您今天拿货的促销底板价这么低,您进24瓶卖掉14瓶就把本钱赚回来了,剩下10瓶您净赚,不可能让您砸到手里赔钱吧。

2) 早下手才能赚钱:不要等到火起来之后你再卖,做生意就是要抢在别人前面,做别人没做的事才有得赚。您看,零店一半以上的生意都是卖给回头客,你早下手,你的老主顾就知道你这儿在卖这种产品,时间长了他们会习惯到你这来买这种产品。产品火起来的时候,你的路都铺好了。要不然,到产品火起来了,你再进货就迟了(再说了现在新品利润高,过一段时间利润就可能降了)。

6、我们帮你做动销,咱们一起把货卖出去

1) 陈列动销:老板你看,我们的新产品不仅利润高,而且这个新品是公司今年的重点产品,公司配套了很多生动化工具,条幅/海报/折页/吊旗/桌牌/立卡/围挡膜/kt板都有,我们专门培训了生动化提高销量的方法,从店外店内和餐桌三个位置帮您做陈列,店外咱们挂条幅做空箱陈列奖励。店内我帮您在一进门的位置做个割箱梯形陈列,周围配上条幅/海报/折页/围挡膜/kt板。最靠近消费者的地方就是餐桌——我给你在大厅桌面上做摆台陈列,每张桌子上摆上产品空瓶,挂上价格牌,消费者坐下顺手就拿来消费了。其实好的产品陈列就是好像在店里蹲了一个不用发工资的促销员。产品陈列自己在推销自己。我们已经在街口照这个生动化标准做了几家店了,你不行自己去看看,看看能不能帮您促进销量,看看做成那样会不会卖不动。

2) 促销动销:我们春节之前上的这个产品,产品自带消费者促销,每一桶油送一个微波饭盒,而且另外还带抽奖,首先到了过年的时候大家做饭菜就多,微波饭盒很实用。另外这个赠品在超市里零售要十几块,消费者花六十几元买咱们一桶油送十几元的赠品他们会觉得实惠,还有抽奖,有的消费者拿咱们的产品过年走亲戚送礼,给对方说里面能抽奖大奖可以去欧洲旅游,更增加了他们送礼得份量,而且还不俗气。产品对消费者带这么大促销力度,您再稍微主动介绍一下,还会一点都卖不动吗?

3) 广告动销:现在产品刚开始肯定没那么多人点名要,但是很快就越来越多人要了,因为这个新品是我们公司今年的重点产品,针对这个产品投放央视广告要连播半年时间呢。

【课后思考&应用】

1、思考&讨论:反思本话题所讲让客户“后顾无忧”的承诺,哪些是您目前无法做到和“不敢承诺”的。

2、行动:把你能对客户承诺的部分总结出来,配合企业情况补充细节具体化,变成业代拜访终端时的话术模型,课堂演练、实践演练、反复修改,直到可以成为业代标准教材和工作习惯。 

 

话题二:放心,我的货在您店里能卖 ,所以您没风险。

没后顾之忧了,接下来要让客户产生信心。

您多虑了,不会搞到要让我们去调换即期品那么惨的,这个产品在你店里肯定能卖!您听我分析:

1、从商圈消费群分析本品在店内的销售机会。

1) 针对流动人口商圈:您这个店周围流动人口多(汽车站、火车站等流动人口集散区)——天南海北的人都有,什么口味价格的产品都有人需要,最好多配品种,多一个品种多一个机会;

2) 针对固定人口商圈:您这个店固定人口多(工厂区、家属区等固定人口集中区)——新品一旦培养起来,卖开之后,会形成固定回头客。

2、从商圈变动分析本品在店内的销售机会。

1) 商圈周围业态变化:你这个超市附近新开了1家高档烧烤店、有1家桑拿会所开业,这会带来新的高端消费群,您应该准备进店高档产品。

2) 商圈人口变化:没错,咱农村取暖设备不好,冬天没人喝啤酒,但是别忘了马上过年,外地打工的年轻人会有一波返乡高峰,年轻人爱喝啤酒,在外头辛苦一年回来要撑面子,肯定还要喝的是中高价啤酒。

3) 商圈周围事件变化:马上有交易会、旅游高峰等,全国各地那里的人都来,你得赶紧准备多品种产品线销售。

3、从产品卖点分析本品在店内的销售机会。

1) 以强势产品作参照:新品的口味、价位、包装风格和××畅销产品很接近,它能卖,我为什么不能卖?

2) 以目标消费群作参照:

你这个超市周围有个很大的桂林米粉店,说明这里经常有云南人来,您店里就得准备点云南产品卖!有消费群就不愁卖不动。

现在调和油老大是金龙鱼、豆油老大是福临门、花生油老大是鲁花,玉米油老大是谁——中国人谁都不知道!我们**玉米油广告集中诉求关注心脑血管健康,针对的就是喜欢玉米油清淡口味,又有心脑血管问题隐患的中老年消费群体,目前明确诉求这个卖点的同类产品市面上还没有,您周围这几个小区这个消费人群可不算少。

谁说本地南方人不抽外地烟不喝外地酒?很多消费者属于好奇性消费,喜新厌旧喜欢尝试新东西,另外,谁能保证你这里没有外地人北方人?您旁边不远的一个城中村,那里不是外地人聚集的地方吗,这些北方人外地打工的千里之外讨生活,其实都想念家乡的饮食风味和家乡的产品。

【课后思考&应用】

1、思考:您对本话题学习的“产品适销分析模型”是否同意?请根据你的情况修改总结。

2、行动:运用您自己总结的“产品适销分析模型”做课堂演练、按照学习——实践——修正——再实践的循环,直到可以成为业代标准教材和工作习惯。

话题三:别人都不怕,您怕个甚?

终端店老板互相攀比互相模仿的心理很严重,他自己店里进什么货卖什么价格,先要看看别的店进什么货卖什么价格。营销界对这个现象叫做从众心理头羊效应“NO.1效应”,大意是利用客户之间的模仿攀比心理做推销。

1、搞定第一家:去乡镇铺货,一条街上的商店,想尽办法一定要把第一家货铺进去,货车停在第一家店50米外的地方(业务员进店推销),等谈好第一家要货之后,业务员要大喊大叫老张,这里要货15,货车司机喊来啦”——把车“s”形开过来(玩笑),然后大喊大叫的送货找钱,总之要喊的一条街都知道。如法炮制,只要前三家店要货,后面家家都要货了。

2、先挑客情最好的那家商店铺货:一个小区里面六家超市,业务员去铺新品,先思考哪一家容易要货(比如客情好的店、生意好的店、刚刚给他处理不良品欠我人情的店、公司的分销商和协议店等等),先把这家店铺上去,在他店门口挂新品条幅做新品堆箱陈列,引导别的店进货。

3、给没进货的空白店看成交店的订单:

1) 别人都进了:在没进货的店展示已经进货成交店的拿订单,告诉他这个小区就剩你一家没有这个产品了;第一家店不要货,先去拜访第二第三家店,如果成交,返回第一家店给店主看下前两家订单;让他感觉的你隔壁两家都进货了。

2) 别人卖的不错:对于长期不进新品的钉子户,让他看别的店的重复订单:你看看别的店多长时间进一次货,卖的好不好

3) 你的竞争店进货了:

在空白店打电话给司机让司机去隔壁店送货。

一看没进货的空白店店主在吃饭就说大哥你先吃饭,我先去把**超市(可能是他的竞争超市)要的订单签完/货卸了,再过来和你们谈

针对分销商批发商不进新品,把别的批发商进货的订单给他看,告诉他们其他批发商都有货了,如果你不上货,其他人抢了你的终端客户,我们可管不了。

小结和分析:

帮客户分析他的商圈和我们产品卖点之间的关系,客户对新品会多一点信心。告诉客户进货量小不占压资金,他们会感觉压力小,从而乐意尝试。

告诉客户我们不是仅仅把货卖给您,还要周期性服务,还要帮您做陈列动销促销动销广告动销,而且我们是周期性回访,您有事随时可以找到我,我帮您解决,而且卖不动可以调货,保质期还很长他们会觉得不是孤军作战,会觉得有底牌,有安全感,从而乐意尝试。

告诉客户现在新品上市时期进货促销力度大,客户会觉得这是个抄底的机会,不尝试好像吃亏。

让客户看到你的周围邻居都进货了,这条街就剩下你不进货了,别人卖的都不错,往往客户立刻觉得不进货就吃了大亏!

这些都是很传统的老技巧,十几年前一些大企业的教材上就在讲这些方法,十几年过去了,这个方法仍然很有效,山水好移,本性难改,人性中有些特点可能会千古不变。

销售人员对这些老方法其实也并不陌生,他们或多或少也用过其中几招几式,但因为没有总结沉淀,零星运用不系统,没有模型,这也是大家学这门课的意义所在。

需要特别强调的是:答应别人事情(比如周期性服务、各种动销跟进等等)必须落实,客户真的出现滞销也要尽量帮助他解决(比如公司调货或者客户之间调货)。业务员的工资不是公司发的——老板不会每个月卖一套房子给你们发工资,业务员工资是客户发的,客户才是你的衣食父母。利润故事也罢,让客户建立安全感也罢,最终都要兑现的,诚实对待客户,才能获得信任。也许有一天你走进店里,店主说:小张,你来了,我正忙着顾不上,你自己看我店里缺什么货,完了你下定单,我签字,我信得过你,那才是业务员客情好的体现。

【课后思考&应用】

1、思考:你现在有什么终端店搞不定吗?你打算用这个方法去搞定哪个“钉子店”?本节所讲“NO.1”效应的方法你还可以补充什么细节和招数?

2、行动:应用“NO.1效应”的几个方法进行推销,按照学习——实践——修正——再实践的循环反复应用,直至形成自己的标准培训教材和工作习惯。

敬请关注下一节 第六节:临门一脚,终端推销组合拳

 

2012年11月28日 00:00